发布时间:2025-05-09 11:20:49 点击量:
HASH GAME - Online Skill Game GET 300
泛在可及的政策举措迭代推出,是民营企业大显身手的和煦春风。作为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近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二审稿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新增了“任何单位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向民营经济组织收取费用”“不得实施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罚款”等多项规定,进一步将党中央“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战略部署,转化为可操作的法律条款。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加速出台,使广大民营企业家大胆闯、放心干的信心更足。上海、广东、黑龙江、福建、重庆、甘肃等省份积极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条例或实施办法,福建省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推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改革,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条例。2025年初的地方两会,浙江、广东等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持续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与公平竞争机会。
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不断完善,通过与民营企业家聊家常,广泛收集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帮助解决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比如杭州“六小龙”横空出世引发各地对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深度思考,杭州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体系,推出22张涉企服务特色产业“一类事”清单,整合服务资源实现“一类事一站办”、“疑难杂症”兜底办,提供“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暖心服务,实现由“企业找服务”向“服务找企业”的积极转变,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适宜的土壤。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到今年的突破5600万户,民营企业数量10余年间快速增长。从创新能力来看,民营经济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从国产AI大模型赋能产业链到人形机器人惊艳全球,无不印证着民营经济规模实力、创新水平、市场竞争力的大幅提升。现在我国民营经济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
第一,坚守主业、做强实业。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制造业企业数量占比66.4%,连续3年实现提升。“晋江经验”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其鲜明特色之一就是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广大民营企业家充分发挥福建“山海亚侨特台”等优势,靠实业起家,长期专注于一双鞋、一张纸、一泡茶、一块玻璃、一片电池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涌现出一批知名民营企业。未来,要培育形成更多“单打冠军”“独角兽”等行业领军企业和大企业大集团,提高企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第二,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619.1万户,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32.7万户,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设民营企业14.8万户,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新设民营企业80多万户,此外在民用航空、量子信息等领域也展现出充沛活力。积极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市场,在解决“卡脖子”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人工智能领域民营企业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35%,在算法研发与应用场景拓展上占据领先地位。
第三,成为研发投入的重要主体。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4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2023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为1.39万亿元,近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9.79%,占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比例为41.88%;平均研发强度3.58%,高于全国研发投入强度0.94个百分点。在专利授权与应用方面优势明显,2024年专利授权排名前10位的国内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7席,华为是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居全球第一位的企业。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在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中,53.1%选择布局新能源产业,37.3%选择布局人工智能产业,16.95%选择布局生物医药产业。
第四,进一步发挥外贸主力军作用。2024年,我国外贸企业活跃度不断提升,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民营企业进出口24.33万亿元,同比增长8.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5.5%。2024年,民营企业创造了“三个首次”。一是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达到60.9万家,持续为外贸发展注入新生力量。二是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民营企业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同比增长12.6%,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至48.5%;其中,船舶等高端装备出口、半导体制造设备等专用装备进口都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三是占我国消费品进口比重首次超50%,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至51.3%,其中在日化用品、水果等产品中比重超六成。2023年,我国出口“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突破万亿元,正在取代“老三样”(服装、家具、家电)成为新出口动力,其中光伏产业全球前十强中,我国民营企业占了一半以上,比亚迪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生物医药领域是民营企业出海的另一个新增长点,2024年超过30款中国创新药成功出海,其中有5款的交易金额超20亿美元。今年年初,已有超过7家创新药企业签下出海合约,其潜在交易总金额超200亿美元。在以网文、网剧、网游等文化出海“新三样”中,民营企业自主研发的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从2014年的30.76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85.57亿美元,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凭借卓越的画质、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创新的玩法,获得良好市场反响,成功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第二,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由于规模小、抵押物不足、贷款额度低、获贷成本高等原因,融资难融资贵是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与之相对的,是金融机构难以掌握企业的详细信息,在放贷风险不可控和问责风险不排除的情况下,往往不愿贷、不敢贷、不能贷。解决融资难题,需从政策引导、优化融资结构、创新金融机构服务模式、健全尽职免责机制、完善企业自身信用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引金融活水浇灌民企森林。在强化民营企业资金供给方面,需进一步畅通股、债、贷融资渠道,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加大各类金融资源要素投入,完善风险共担机制,鼓励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担保公司等共同筹集融资风险基金。
第三,着力解决拖欠账款问题。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这是民营企业家最真实的感受。当前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边清边欠的情况,严重破坏了市场信任机制。2024年12月审计署公开《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提到10省市56个地区在按要求建立拖欠台账锁定存量后,又新增拖欠76.31亿元。从曝光的案例看,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主体五花八门,以地方政府、国有企业、融资平台、事业单位居多。解决拖欠账款问题首先要摸清底数,尽快建立分类清理债务长效机制。
第四,坚决防止趋利性执法。有的地方把执法检查异化为牟取不当利益的手段,乱收费、乱罚款、乱查封等问题屡禁不止,不仅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而且大大增加了企业负担,甚至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境。需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违规收费的主体,应严肃追究责任,提高其违法成本。依法依规设置收费清单,推进收费规范化和透明化。全面落实整治趋利性执法的政策措施,完善政府罚没收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方法,持续强化监管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