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06 14:56:16 点击量:
HASH GAME - Online Skill Game GET 300
2018年9月,新时代以来的首次全国教育大会召开;2024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又一次召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近年来,上海始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化学校改革创新,推进学校思政工作发生格局性变化,探索形成了一批改革成果,广大师生不断坚定“四个自信”,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同时,上海全面推进落实高等教育“两个先行先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战略性支撑。
2018年9月,新时代以来的首次全国教育大会召开;2024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又一次召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近年来,上海始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化学校改革创新,推进学校思政工作发生格局性变化,探索形成了一批改革成果,广大师生不断坚定“四个自信”,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同时,上海全面推进落实高等教育“两个先行先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战略性支撑。
如今,“三全育人”工作理念越发深入人心。依托部市共建机制,上海深入落实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示范区建设任务,在全国率先成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中心”,开展先行先试。聚焦全面加强党对思政工作的领导,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市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专门统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抓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思政课”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劳动教育、校外教育等事项。各高校成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本校方案,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区校、校校、校社、校企“4个联动”机制,“三全育人”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并付诸实践。
其中,“大思政课”试验体系全面深入构建。上海已在全市布点建设“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7个、重点试验区12个、重点试验高校31所,“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04个,探索大中小一体化、校内外一体化、知信行一体化的综合改革试验模式。高校全覆盖开设“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小学探索开设导学、导读和主题活动课程。围绕习强军思想、习经济思想、习生态文明思想、习外交思想、习法治思想和习文化思想等开设专论课。
如今,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面上布局渐成体系,遵循“分类分层、优质发展”工作原则,实现了公办、民办、开放大学三种不同类型高校全覆盖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形成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引领,以上海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带动,全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推进的“雁阵”发展格局,同时,全覆盖开展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新一轮结对共建,新型高职创新建设“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机制,持续实施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支持计划。启动建设了“易班思库”(上海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2.0版),打造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作为一名一年级的“小叶子”,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赵辰硕是第七届进博会上岗仪式的领誓志愿者之一。在复旦大学,他就是“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一名队员,在国福路上陈望道老校长的旧居展开关于信仰故事的志愿讲解服务,那一身“星火”的队服也是鲜艳的红色。当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信仰红”融入进博会的“志愿红”,把信仰的故事与进博的故事结合起来,把故事讲得更好,成为了一种更坚定的信念。
同时,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引导高校更加主动融入并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让高校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水平科技创新的推动者、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者。密切跟踪全球研究前沿和新兴产业、基础研究进展,遵循学科生长逻辑和颠覆性科技创新演进逻辑,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前瞻布局一批未来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采取压减或转移与学校发展定位不符的学科专业、切割部分传统学科专业转移至同城其他高校、跨校建立学科共建等方式,引导高校学科专业“腾笼换鸟”。压缩淘汰一批社会需求趋势减弱、不适应行业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点和学位点,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相互匹配、相互促进。
在强化重点领域人才精准供给方面,则通过促进办学匹配前沿领域和产业需求。目前,上海已出台重点领域人才精准供给和动态调整高等学校招生结构规模的实施方案,争取到2026年,理工农医类高职专科、本科、研究生招生占比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同时,探索重点产业领域人才“住企联合培养”,聚焦集成电路产业领域急需人才,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基础,由企业出题、企业和高校共同答题,着力推动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培养由“住校”到“住企”,构建“校企联合、工学一体”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新模式。